Thursday, November 20, 2008

秀才遇著我,有理慢慢說。

秀才遇著兵,有理說不清。相信很多人都聼過這句話吧!
平時我們就用慣了"秀才"這個詞,但有沒有人真正知道"秀才"一詞的出處?
如果你回答"知道"的話,那或許你應該原諒我的無知,因爲我也是"只用不需懂"的人。
經過我在網上搜查之後,現在才略懂一二。
原來秀才是古時候科舉其中一個學位的俗稱。
那又何謂科舉呢?

古時的考試制度,科舉,分為"童試"、"鄉試"、"會試"和"殿試"。
"童試"又分爲"縣試"、"府試"和"院試"。
"縣試"是每年二月在各縣裏舉行。通過縣試後就進行四月舉行的"府試"。
通過了縣試和府試者稱爲"童生",並有資格參加各省"院試"。

"院試"每三年舉行兩次,又依年份不同分為"嵗試"及"科試"。
通過院試的童生們稱爲"生員",俗稱"秀才"。院試第一名者稱爲"案首"。
秀才分三等,成績最好的是"稟生",其次是"增生",三是"附生"。

轉貼:網上圖像

通過了童試的生員們就有資格參加每三年一次的"鄉試"。
考上鄉試的稱"擧人"。第一名稱"解元"。中了舉人就有了做官的資格。

舉人們可以參加每年三月的"會試"。
考上會試者稱爲"貢士"。首名貢士稱"會元"。

貢士們可以參加同年四月的"殿試"。考上殿試者分爲三甲。
一甲有三人,依一、二、三名次為"狀元"、"榜眼"和"探花"。
二甲將賜"進士出身"。三甲則賜"同進士出身"。

能兼"解元"、"會元"和"狀元"于一身者稱"三元及第"。
自古以來,僅有十三人能夠三元及第。

噢,原来如此!終于搞懂了啥是"秀才"咯!

李尋歡,外號"小李飛刀"。
江湖傳説"小李飛刀,例不虛發"。
李尋歡,又稱"李探花"。
"一門七進士、父子三探花"。

看來李尋歡是難得一見文武雙全的風雲人物囉!
你有興趣向李探花學習學習嗎?

1 comment:

花木兰 said...

哈哈。。你对古代考试蛮有研究的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