甲:對不起,爺爺,請問現在幾點?
乙:呃,讓我看看。
甲:謝謝。
乙:噢,是未時吧。
甲:(驚) 啊?!未時呀?
乙:沒錯,應該是未時。
甲:(嘀咕) 什麽未時嘛... 這次真是遇上"高手"了。
乙:年輕人,都快申時了,你吃了午飯沒呀?
甲:(無奈) 吃過了,謝謝爺爺。再見。
乙:那好吧,再見。
看了以上的談話,是否覺得有點不是滋味呢?
什麽是未時?什麽又是申時呢?
我想,現在除了玄學家們還有使用時辰來計算時間以外,
應該沒什麽人能弄得懂古代十二時辰的計時法了。
十二時辰,其實是依據十二地支來計算的:
子(zǐ)、丑(chǒu)、寅(yín)、卯(mǎo)、辰(chén)、巳(sì)、
午(wǔ)、未(wèi)、申(shēn)、酉(yǒu)、戌(xū)、亥(hài)
續十天干後,古人創了十二地支。
據了解,地支是指木星軌道被分成十二個部分。
木星的公轉周期大概是十二年,因此,古人就用木星來紀年,
故而也被稱爲"嵗星"。
後來,人們又將這十二個部份命名,形成了現在的"地支"。
較後,除了紀年,十二地支被廣泛使用為紀月、紀時,也被配上了十二生肖。
子=鼠、丑=牛、寅=虎、卯=兔、辰=龙、巳=蛇、
午=马、未=羊、申=猴、酉=鸡、戌=狗、亥=猪。
寅=正月、卯=二月、辰=三月、巳=四月、午=五月、未=六月、
申=七月、酉=八月、戌=九月、戌=十月、子=十一月、丑=十二月。
2300-2400=晚子時
0000-0100=早子時
0100-0300=丑時
0300-0500=寅時
0500-0700=卯時
0700-0900=辰時
0900-1100=巳時
1100-1300=午時
1300-1500=未時
1500-1700=申時
1700-1900=酉時
1900-2100=戌時
2100-2300=亥時
哈哈...看了以上的時間對照表后,以後當你遇見像以上對話中的爺爺時,
就不需要抓破頭都弄不明白他在說什麽了。
噢,午時了,該吃午飯了!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